目前分類:敗家魔物 (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
(圖片取自ePrice比價王,http://www.eprice.com.tw/news/?news_id=2872)

 

BENQ終於讓我驚奇了:一隻不是手機的手機!

雖然之前N牌出過口紅機7280,新奇歸新奇,用起來的感覺還是不太好,很像玩具的feel,新增號碼也不夠方便。

但是這次BENQ這台Qube Z2,真是革命性的傢伙!

現在的青少年身上通常都有mp3跟手機,有些人也許還會帶著相機。其實東西帶越多就越容易掉,尤其糊塗人這麼多…。自照相手機出現以來,還沒有真的能取代相機的殺手級產品出現(SE有一款配備Zeiss Tessar鏡頭的手機,倒是一匹黑馬),而整合MP3的手機也不少,但都有續航問題;而且mp3+相機+手機的產品目前為止,都還沒有跳脫「手機」的形象。

但BENQ做到了!它把這三者的結合跳出「附音樂照相功能的手機」「可照相的MP3」,Qube Z2難以定位成其中一種產品,成為一種新的東西。

當然,隨身聽跟相機都是高耗電的產品,如何維持手機的續航力又能不受太多限制的使用隨身聽跟相機功能,就是Qube Z2能不能稱霸的關鍵了。

 

等待試玩報告出現!

LS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

  • May 07 Sat 2005 21:09
  • AVHD

AV!

 

這個關鍵字相信令人想入非非XD,但是到底什麼是AVHD呢?

╳ Adult Video High Definiton(高畫質成人影片)
○ Audio / Video Hard Disk(影音硬碟)

對啦,仔細想想就知道,我是那麼「大方」的人嗎?當然不是~(噗)

 

總之我要介紹的是,具有影音播放功能的兩款外接硬碟盒,且讓我姑且稱之為-AVHD(註1)

註1:這並不是正式通用的術語,只是自己叫好玩的,別學起來

 

以下是兩款傢伙的簡介:

Sarotech AviX (2.5")
MacPower MovieStar

兩款都採用2.5吋NB用硬碟,採用USB 2.0,主打DivX / XviD解碼支援,也都是PC / AV通用(註2)

註2:此處的AV指的是傳統影音器材,慣用語

 

# 先看AviX

與AV連接方面,AviX特別提供HDTV的輸出端子,為以後銜接HD影片鋪路。AviX也有特殊功能:它能夠像iTrip一樣,當作FM訊號發射器!

因為主要支援DivX,AviX附贈了轉檔軟體,讓其他格式的影片也能播放,大大簡化了使用上的繁雜手續。

 

# 再看MovieStar

在外盒上有特別設計的MovieStar商標,產品本身的價值感跟著提高!

但是在檔案管理上,MovieStar必須用特定的資料夾存放檔案,不然它與一般外接硬碟並無二致。而它也必須另外存入字型檔,才能顯示非英語系文字,在這兩點來看,AviX顯然較有優勢。

 

# 參考產品:UPMOST miniVCR

雖然儲存上用較為弱勢的記憶卡為媒介,但是它除了能做影音輸出,還有輸入功能!

牛奶應該很需要這台傢伙,配合那台PDA一定很方便

LS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花了好大一番功夫,生日後的第十一天總算啟用它囉!

晚點會放上照片跟囉哩八唆。

 

 

----------------後面還會有之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

 

 

LS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 

S社總算有令人期待,突破性的新作了!(以下所有圖片來自DCView.com

對相機情報略有注意的人,這陣子應該都會察覺:
Sony一直在炒短線

 

 

讓我們先從T1→T11→T3這條線來看。

 

--------------大話開始的分隔線--------------

 

《T1》

2003年首次面世的T系列以輕薄短小為主打特色。首先出擊的T1在薄薄的兩公分中容納了3倍光學變焦,還具有「放大鏡」功能,足以比擬DV的1cm超微距攝影!(Sony家的DV自PC-105以來皆有1cm超微距)

而它同時也具有當時傲視業界的2.5吋LCD螢幕。但是T1的鏡頭蓋讓它略顯肥胖,電池也沒有彈簧扣;於是很快的,Sony才推出黑版T1不久,很快就推出T11這台新機。

 

 

《T11》

2004年4月發表,6月上市的T11造型流線,捨去了滑蓋設計,並使用白色烤漆,比起T1更具有時尚感,新增的『把手』跳出傳統吊環的印象,令人相當耳目一新;但是在這些工業設計上的改進之外,骨子裡卻跟T1幾無分別!

除了新增彈簧扣,改進T1電池容易滑出的問題之外,T11的內涵沒有太大改變。而在改變滑蓋設計時,Sony竟忽略了鏡頭蓋的必要性!這讓T11的保養蒙上一層陰影,再加上出貨前傳出烤漆脫落緊急回收的消息,T11似乎沒有再次掀起熱潮。

 

 

《T3》

距離T11發表相當短的時間,T3於同年八月面世。

與T11相仿,T3的出現彷彿是為了彌補前代機種的缺失。T3加上了T11遺落的鏡頭蓋,讓這款常會在口袋出出入入的輕薄機種不再那麼令人擔心;但同樣的,它的改變就是那麼少,彷彿只是個patch一樣-只有在LCD的像素上有所提升而已!

而它宛如切歪了的銀色金磚造型也很讓我不接受。

 

 

 

 

--------------休息一下的分隔線--------------

 

T系列的狀況應該很清楚了,但是有感覺更糟的:

P100→P150→P200
這三台相機之間的改進更少。

P100的序號直接把10平方,但是進化的程度不太能跟序號連結…與P10的差異主要有電池型號大換新、從1.5吋長大成1.8吋的LCD、微距攝影進步到6cm、動畫錄製達到30fps等等;

最重要的應該是新增的全手動模式,可以把快門時間拉長到30秒。

 

 

那P150呢?

在同樣尺寸的CCD上把有效像素提高到七百萬,如此而已。

在同樣的鏡頭組跟同樣尺寸的CCD的基礎上,七百萬像素的品質究竟如何?我是沒什麼信心啦。

 

 

 

 

P200只有把P150的影片錄製拉到MPEG VX,然後一點沒變-除了長相,變矬了!>"<

所謂VX跟以往哪兒不同也是個「用了才知道」的差異。

 

我想W1跟W5更不用說了,多個內建32MB就出來再撈一次錢,所有W1的買主都會想退貨吧?

 

--------------轉回主角的分隔線--------------

 

這段期間,Sony比較亮眼的只有M1跟V3吧。

M1絕對有發展潛力,但是技術規格上感覺還是實驗體;
V3正如V1是閹割了F717一般,它也幾乎是F828的太監版。

 

 

 

然後然後,DSC-H1,全新的產品線終於現身!

H系列似乎是主攻高倍率望遠性能,先鋒機H1就有12x光學變焦,已經是消費機市場中望遠性能的尖峰。雖然只有五百萬畫素,但是大鏡頭能提供足夠的進光量,也能夠做到相當華麗的散景效果,在一般不做大圖輸出的場合算是堪用了。

在規格上,H1與V3較為接近,從外表上也能看出有點血緣-但V系列的招牌IR夜視攝影與閃光熱靴當然都沒有出現。如果出現了應該會叫V5吧?

也許是為了壓低價格,H1採用一般3號電池,把換機門檻拉下不少。原本我要換V3的話,能夠續用的只有記憶卡而已,而V3的雙插卡機能讓MS顯得不太必要(除非我每次都拿來拍短片…)但是,H1用普通電池!至少我不用拿一大群小朋友去換新的電池跟充電器吧。

 

目前自己如果換機還是希望能在Sony家挑(周邊真的很貴,綁人用的…泣)

在H1上市之前還沒有更具優勢的機種的話,應該就直接鎖定它囉。
(希望我說的V5快出現XD)

 

註:越看V3越覺得有像Olympus的平價D-SLR:E-300,巧合嗎?

LS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