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0110_halley   

http://snd.sc/ZBxeGd 主題曲-我的一部分(Parte de mí) by Zaratustra Vázquez

 

墨西哥導演Sebastian Hofmann在2013日舞影展(Sundance Festival 2013)帶來了這部《哈雷》(Halley),而在日舞頻道的穿針引線下,世新大學成為該片在台首度公映的正式管道,本人有幸參加了媒體試片,特別撰寫此文分享觀影的心得,以期拋磚引玉之效。本片也即將在2013/04/25於世新大學大禮堂正式放映。


觀影前警告:本片極度冷冽、極度殘酷、超多腐朽的肉體,容易胃口不好的觀眾請再三斟酌!

LS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壹佰壹拾貳年前,一輛進站的火車撞開了觀眾心裡的那扇門,寫下電影史的第一頁。這件事說明了所謂「電影」之誕生,是在機器轉動起來使影像再現於銀幕之上的那一刻:沒有「放映」的行為,膠片上的影像其實無異於之前68年的攝影術產物。換句話說,透過放映,電影寄居在膠片——現在是硬碟或固態硬碟了—— 的軀殼才被光束點燃了生命,投影在觀眾的心靈中而活著。

「身為一個文字工作者,你得像古代的文人一樣,知道一點寫作技術和好用的工具。古人要知道的是什麼筆好寫,什麼紙好用,什麼硯台容易發墨,而現代作者最好也應該知道一點 UTF-8(和 CSS,和 html)。」--老貓,現代文字工作者必須知道的 UTF-8,2010

電影寄生的軀殼從透明直觀的賽璐璐變成了無法直觀、密碼化的磁性物質或半導體。正如筆墨是手的模倣,打字機與電腦卻把「寫作」這件事異化了。「電影的數位化」其實也扭轉了作者與作品之間直接而單純的關係,更多的黑盒子們介入其中,而製作電影的人都得要懂得啟動的密語,才有辦法點燃火光,將電影的生命投射出化身,進入觀眾的心裡。

是的,進入第二個世紀的電影不一樣了。想動手拍電影的你我,需要懂得很多;想讓觀眾看見電影,還要懂得更多更多。當放映師替造影人(filmmakers)扛起了這份責任,扮演了中介者,讓電影順利的展現其靈光,難道不該值得一份喝采嗎?

電影可以是拍出來的,演出來的,剪出來的,畫出來的,但是沒有電影不是放出來的。正因如此,每一個電影作者/製片團隊,都該懂得如何放映,都要對放映師抱持感謝的心;放映師與造影人不是敵人,而是戰友:造影人塑造了電影的身,點燃了它的魂的,卻是放映師。

 

本文謹獻給放電影的人,他/她們使觀眾得以看見,使電影得以降生,使影人得受榮耀。

LS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213.jpg

《不可能的任務》系列電影雖然改編自電視影集《虎膽妙算》(Mission: Impossible;1966,1988),但是電影只取「科技」的皮,缺乏「團隊」的神,一直受到影集老觀眾的強烈批評與抵制;這回,雖然年近半百的阿湯哥依舊要扮「就是愛耍帥」的伊森杭特(Ethan Hunt),但他終於不用再高唱「緊緊相依的心如何say goodbye」XD!從動畫片轉戰真人電影的導演布萊德大鳥(Brad Bird)要讓老觀眾重溫影集時代的魅力,還要擺脫續集電影只能比爛的宿命!

imdb個人評分:8/10

(內文將提及劇情與結局,點閱前務必斟酌)

LS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23.jpg

在德國境內,最大的移民族群來自土耳其:全德8200萬人口之中,有300萬是土裔。上世紀60年代,德國缺人,土國缺錢,大批的土耳其勞工前往德國工作;70年代時,德國政府擔心單身勞工引發社會問題,開放讓他們的妻小到德國居住,土裔移民從此在德國定居生根。身為土裔移民第三代的導演雅斯敏‧薩穆德里(Yasemin Samdereli)從自身經驗出發,用一個幽默溫馨的故事提醒德國人這段歷史,樂觀的探討日漸激化的移民議題。

imdb個人評分:7/10

(內文將提及劇情與結局,點閱前務必斟酌)

LS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bbb.jpg  

整形在以前是一種「修復」的手段,修補掩蓋外表的傷殘而使當事人能夠融入社會生存;在現在則成為一種「偽裝」的風潮,你可以「穿上」任何人的容貌體態,藉此分享他們皮相的榮光,甚至對自己進行暗示性的催眠。在整形當道的南韓,人們的長相越發雷同,彷彿是一條規格化生產線的產品,後天製造的複製人般。那麼,生存於他人的容貌之下,「自我」又該何去何從呢?愛談女人的阿莫多瓦這回把眼光放到不論男女都為之糾結的這層「皮」上,要來講講一層皮所引發的愛恨情仇。

imdb個人評分:8/10

(內文將提及重要劇情與結局,點閱前務必斟酌)

LS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FlyingSwordsofDragonGate-2.jpg      

徐克之於武俠片,就好比盧卡斯之於科幻片:
他們讓特效在電影中躍居主導地位,改寫了類型電影的影像風格與敘事手法。但來到電腦特效蓬勃昌盛的21世紀,徐克好像反而被特效所困了。這一次,還多了3D綁住他。
(imdb個人給分:6/10)

LS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電視 跟 電影 到 底 有 什 麼 差 別?」(嗯?廣播勒?)

2006年我重考進了「廣播電視電影學系」學電影,一直在想這個問題的答案,想不透。
2011年我畢業了沒有考上研究所,看了看新主任在網誌上大談願景,我卻好像理出了一點頭緒。

LS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初版首發於HD精研事務所,此處為修訂二版)

電影剛發展起來的時候,每秒16格已經能產生「活動影像」的錯覺;
但在進入有聲片時代之後,每秒24格才成為通用標準。
而電視的規格事實上跟電力系統有關,歐規50Hz,美規60Hz,
兩大電視系統分別設計成50i跟60i[註1]當然是很合理的:
--傳送影像才是最初的目的,播出電影只是衍生的賺頭而已。

LS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一旦開始接觸影視製作,各種影音格式便令人眼花撩亂,常聽到什麼1080i 720p 60i 24p…到底那一堆是在講尛?這次就來講一下那個 I (interlaced scan,交錯掃描)還有那個 P (progressive scan,循序掃描)的故事。

LS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最近這種「圖解」影片似乎很流行,多到值得開一個類別來整理了;而且好像清一色都是用After Effects做出來的,視覺風格都頗接近呢。

我自己是還蠻喜歡這種東西的,把抽象概念或複雜的事件以簡單、清晰、直覺的方式讓觀眾理解。

這是教育的一種王道,對我來說啦XD


The Crisis of Credit Visualized from Jonathan Jarvis on Vimeo.

如果英聽不佳或相關詞彙看不懂的話,這裡也有文字版的解說:
[轉]用簡單的故事9分鐘搞懂美國次貸食物鏈問題  - 永遠的真田幸村

話說我在看影片之前是有看過包括上面連結在內至少三到四篇的「搞懂…」文了啦。

LS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作者  lsjean (曉今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看板  movie
標題  Re: [影展] 令人憤怒不解沮喪的售票系統
時間  Sat Oct 11 22:31:33 2008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今年是第一次自己去劃位,先跑去京華城,結果工作人員說

LS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  •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。
    若您是好友,登入後即可閱讀。
  •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。
    若您是好友,登入後即可閱讀。
  •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。
    若您是好友,登入後即可閱讀。
  •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。
    若您是好友,登入後即可閱讀。